隨著重慶電線電纜行業發展迅速,2018年仍將是重慶電線電纜口牌行業的發展之年,質量仍然是全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面對著全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重慶裝備加速走出去都將為重慶電線電纜行業提供新機遇,整個線纜行業需要在質量上繼續苦練“內功”。
當前,重慶在電線電纜行業的市場環境非常好,行業國產鋼材及金屬材料的質量進一步提高,替代進口,改變目前重慶僅有的線纜品種達到國際市場能接受和可參與競爭的水平,70%的線纜品種需提高生產水平及檔次的狀況。在過去的十幾年內,電線電纜行業花費了近億元用于購買電線電纜專用設備,平均每年投入約15億元。鋼材及金屬材料占很大的比重,主要是優鋼、特殊鋼及合金材料。
眾所周知,電線電纜行業是一個重料輕工的行業,成品電線電纜中銅材等原輔材料占了電線電纜總造價的90%左右。而近年來,受銅價波動影響,電線電纜價格也是逐年上升且極不穩定。而且在加上電線電纜購買方的拖款問題嚴重,因此電纜廠家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惡性循環地拖欠銅等原輔材料廠家的錢,從而形成了電線電纜行業的信用危機。
目前,重慶的電線電纜市場份額平均利潤率低得可憐,僅徘徊在3%—4%左右。盡管超高壓電線電纜、海底特種電線電纜、新能源特種電線電纜等利潤率稍高,卻也并不是絕大多數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能夠掌握的。而之所以重慶的電線電纜廠家利潤微薄,其原因在于重慶電線電纜行業內產品以中低端為主。